大家可能聽過一個說法,中國的紅木家具品牌分檔次,通常按材質和做工分,高端紅木家具品牌工廠通常不大,但共同特點就是“死貴”。久而久之,“貴”成了判斷紅木家具好壞的重要標準。
小編認為,根據不同品牌的紅木家具價格斷定貴不貴是無解的,這個問題要從人出發,因為人的觀念和認知,決定了看問題的態度。而人的身份、年齡、需求,又對觀念起著主宰作用。
首先是身份,如果是普通大眾消費者,處于健康、文化品味、改善生活等出發買紅木家具在生活中使用,其實根本不需要執著于買最貴,尤其是對紅木家具懂得不多時買的,以后有經驗了很可能就后悔當初的“沖動消費”。像上面說的,根據材質和做工,選綜合水平和口碑高的品牌已經能很有面子。
如果你是玩家、藏家,實際上就不會執著于買最貴。合適的、喜歡的、看得上的才是好的。所謂千金難買心頭好,物質層面的價格遠遠比不上精神層面的價值。以中有足樂者,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,一些藏家、玩家哪怕粗茶淡飯也四處搜尋佳品,從這癡迷的一面,或許能讓人對這個問題有新的認識。
從年齡方面看,紅木家具目前的主要受眾年齡在35歲及以上,一般都克服了“貴”這道消費門檻。包括新中式紅木家具,雖說價格更為親民,但也需要一定消費力。
相比之下,真正覺得紅木家具貴的反而是喜歡但買不起的年輕人?,F在中式生活方式和傳統文化回歸,喜歡紅木家具的年輕人越來越多,這批Z世代經過財富積累也能變成紅木家具受眾,但是他們的消費觀念已經徹底轉變,喜歡研究、拆解,環保,買品質不買貴,成為他們的消費標簽。只是“貴”這條思路,未來可能行不通了。
最后看需求,這一點往往和身份直接相關。一般買紅木家具的需求無非是日常使用、收藏、展示身份地位品味。前兩者已經分析過,那么最有可能買“最貴”的就是這第三類。
展示身份地位分兩種,選品牌溢價高的一般有展示財富實力的需求。而選國家供應或有皇家淵源的品牌,一般是為了體現身份地位。
另外,常說紅木家具代表了使用者的品味,這可以從所選家具的風格、款式、文化內涵以及陳列使用方式來體現。比如現在很多年輕新貴喜歡將紅木家具和現代家具混搭,這時他會將家具的藝術性、功能性放在一起考慮,從而會選到中上等級的貴價品牌。
無論如何,“紅木家具貴嗎”不完全由錢來決定,因為這份“貴價”也會給予人們不同類型的精神滿足。